老板不肯重用你,都是这句话惹的祸

一杯野格加冰 12月23日 职场攻略      职场礼仪与交际

最近,一个刚升职到中层的朋友跟我吐槽,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个性十足”。

以前的员工对老板总有点“怕”,为了保住饭碗,会努力完成老板给的任务,而新一代职场人,常常Say No,不开心直接炒老板。

032_副本.jpg

朋友团队里就有一个让他头疼的95后,常跟他诉苦“我做不到。”刚当上领导那会,听到这样的反馈,朋友总是先反省自己,初次带兵,分寸掌握不好,对新人要求过高。

可久而久之,他才发现,说这句话,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培养一个畏难的人,不如提拔一个更积极的年轻人。

所以说,一句“我做不到”可以躲过一时,但锻炼的机会也等于拱手让人,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不要轻易说“我做不到”

看过一句话,“你的领导可能做事不如你专业,但一定比你更会琢磨人。”知人善任是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他们给你布置的任务,可能会超纲,但绝非不能实现。

在领导的眼里,一句“我做不到”意味着以下三点。

1、学习能力不足

一个人如果从来只做“能做到的”,很快就会失去价值,因为没有学习成本的事,谁都能做。

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期待效应”理论,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不期待自己有所作为,他就会真的一事无成。对于职场人来说,一个人用“我做不到”来试图逃避责任、放弃成长,最后只能被职场放弃。

2、怕担责任

职场上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很多人将这句话奉为圭臬,以此来自我开解,逃避责任。

但事实是,老板都不傻,这样的人平时养着不伤大雅,一旦公司需要裁员,或是在战略上做调整,这种小白兔往往会最早被放弃。

遇事就躲的人,也许他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稳度日,却难堪大任的。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一个人不愿意承担风险,会失去很多机会。

3、懒惰懈怠

有的人也许能力与胆量兼备,却偏偏是个投机取巧、眼高手低,不愿踏实工作的人。他们随时想找到最佳机会,快速实现利益最大化。对于这种做了也看不到什么好处的工作,则是能躲就躲,推给别人。领导喜欢聪明人,但绝对不喜欢耍小聪明的人。

所以说,有人以为一句“我做不到”是在避雷,殊不知很可能掉进了另一个大坑。

想要站稳脚跟,不被淘汰,就得学会架桥修路,不断攀登,把工作重点放在“实现”上,这样才能越走越高,越走越远。


三招攻克“我做不到”

1、不断打磨职场技能

商业理论家阿里·德赫斯曾说:“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速度更快,可能是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学习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提升、与时俱进的能力,而成长就是不断去突破能力边界,人人都会的则做到精。

同样是ppt演示,有人能做出简单流畅、自带动画效果的界面,而你只能用饼状图、线状图去笨拙地比较数据;有人能用X-mind做出清晰明了的思维导图,而你还在用123试图使自己的报告看起来有条理。哪怕同样的文字,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排版都能使文件看起来有不同的效果,就看你愿不愿意比别人用心。

2、学会借力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强调一个人的能力,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需要寻求盟友,实现目标最大化。

可是同事之间关系从来微妙,要想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心甘情愿帮助自己,谈何容易?有这种想法的人,本质上是在纠结于怎么“分蛋糕”,而一个聪明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怎么“做大”一个蛋糕。

我有个前辈,他和别人一起做合作项目时,从来不是绞尽脑汁去想怎样给自己多争取一块蛋糕,而是去想怎样把蛋糕做大,给别人让利的同时,自己也能争取到比原来更多的利益。

因为这个原则,很多人都愿意找这位前辈合作,并且大家都很信任他,久而久之,这位导师在圈中的口碑传播开来,项目越做越大,人脉也越来越广。

3、管理老板的期待,有未来眼光和思维

这几年,职场上都佩服有填坑能力的人,羡慕这种人可以快速应变、转危为安。化坎坷为平坡,保证事情顺利进展,也在同事中可以脱颖而出。

其实这种人未必是反应比你快,而是懂得向上管理,能预测领导们需要的是什么。凡事比老板多想一点,早想一点,才可能做到游刃有余,应对各种棘手的局面。

所有的能力都要做一点提前的准备,要想到成为更好的自己,胜任更难的工作都需要做什么。多准备一分,多一点胸有成竹,便能在关键的时候少一句“我做不到”。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和领导相处,学不来溜须逢迎,也不会推杯换盏,总害怕跟领导处不好关系。领导多看你一眼,都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一天都战战兢兢,接到一个任务总想着是不是领导的故意刁难。

其实不妨换个角度想想,能接到一个有挑战的任务,是一种信任,相信你能通过努力完成目标,并在历练中突破自己。

态度比能力重要,办法比困难更多。遇到问题,与其直接认输,不如多去想想攻克它的办法。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不去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变得多优秀。只有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才能遇见未来的无限可能。

END
有用

相关推荐

  • 面对这个浮躁的世界,焦虑的人间。今天你看老同学做APP融资千万,于是想去学代码。明天看同事做微商月入十万,你也想入伙。后天听说区块链是未来,你就去炒币。但从没有真正的问过自己: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天赋兴趣是什么?我真正想做的那件事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总是随大流,但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3043人阅读
  •    2010年吴冠中作古,陈丹青发表了一篇文章纪念老先生,文中他说:“现在美术界这样子说话的老人,大概不会有了。”  吴老先生常常语惊四座,谁的情面都不给。在《南方都市报》的专访中,他说:徐悲鸿可以称为画匠、画师、画圣,但是他是“美盲”,因为他对美完全不理解。  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谈
    2225人阅读
  • 人生中的许多痛苦,其实是由于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意愿与现实环境的冲突与不协调所导致。大部分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更令人不解的人,我们很多人似乎从未想过要去探究自己的心灵这个问题。当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当对生活的目标陷入迷惘,当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毫无意义的时候,他们只会去想如何去做
    4321人阅读
  • 这世界上,有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梦寐以求去追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而能做的,就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明白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把还能坚持做下去的,坚持下去。事情做的得心应手,越来越获得成就感后,就会从外在的推动变成内在的源动力了。这是人生的排除法。只是选项多了,排除法也许很久很久才能找到最终的你
    2894人阅读
  • 小简想起了以前面试的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内部人介绍来面试。应聘公司的售后工程师岗位。他30岁,中专毕业,已婚。他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不是因为他在面试的过程中表现有多优秀,而是他过往的经历,实在是令我咋舌。从简历和他的口中得知,他18岁出来工作,至今已换了11份工作。可谓是1年1换。刚毕业的时
    4927人阅读